截至2013Q2的数据显示当当的转型战略靠谱,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当转型就能安全着陆。目前看来,在资金状况上,当当或许存在隐忧。
平台GMV强势增长,毛利率升高,亏损减少,当当今年前两季度的业绩颇为亮眼。但在分析其财务数据后,我们发现,在好业绩的背后,当当的资金情况透出些许隐忧。
资金储备有所减少
在2010年底成功IPO后,当当并没有疯狂烧钱冲规模,不温不火的运营策略使其成为了很“有钱”的B2C。充足的资金是近两年当当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。但今年2季度末,当当账面上的资金(现金及等价物+定期存款+限制现金+持有至到期投资)余额12.9亿元,是上市之后的最低额。
运营资本大幅减少,债务风险增加
当我们计算当当的运营资本(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)和流动比率(流动资产/流动负债)时,当当资金上的问题便放大开来。运营资本和流动比率衡量着企业的债务风险,两个指标的双双走低表明当当的财务风险正在增加。连续的亏损是该两个指标持续下降的主因。虽然去年底李国庆曾高调的表示当当能够再亏一年半,但照目前营运资本减少的速度看,一年半太乐观了。若不能融资,当当须尽快扭亏,若没有新的资金来源,在下半年促销旺季,当当的财务压力会很大。
压账期还能否奏效?
当当在连续亏损情况下,何以保持资金的充裕?如图3,增加应付账款并延长账期是一大原因。我们曾在先前的微报告中计算过,若当当账期始终保持在2011年4季度的水平,那么在2012年年中时候的现金将比实际账面上少45%。2012年的前半年当当压住账期,给下半年惨烈的价格战以支撑,今年前两个季度也出现了相同的趋势,是否也是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做准备?
策略貌似相同,但当当自身的财力却今非昔比,去年年中时的运营资本将近8亿,今年4亿不到。当当偿债能力的减弱意味着供应商们收款风险的增加,在这样的情形下,供应商们是否还愿意资金被当当押着?当当对供应链上游的控制力将受到严峻的考验。特别要指出的是,当当若继续亏损,供应商必然失去信心。因此,今年下半年的当当极可能会力求营利,不再积极参与价格战。
小结
我们认为,资金已经成为当当的一个重要隐患,资金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应付账款及账期。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的现金流,要么融资,要么实现盈利。李国庆表示,希望今年的当当能够扭亏为盈,不再求整体规模,而是聚焦在核心品类深耕细作。可见当当会力求盈利。从外部看,电商之间的价格竞争趋冷,尤其是图书品类;从内部看,当当盈利水平较高的母婴、服装、平台业务正在成长,运营成本正在下降;对于当当来说,现在是实现盈利的一个好时机。